(照片摘錄自http://mag.udn.com/mag/newsstand/storypage.jsp?f_ART_ID=221350)

109283 

昨天帶著媽媽去看台灣國寶級歌仔戲大師廖瓊枝老師的封箱作品《陶侃賢母》,在高雄衛武營戶外場地,免費的戶外場地,又加上是70幾歲高齡大師的最後公開演出,對我和媽媽這兩個業餘的歌仔戲迷來說,說什麼也要去湊湊熱鬧。

(我跟老媽五點不到,就帶著自製三明治去現場排隊啦!還因為背著單眼相機,加上職業病的直接去問媒體服務處現場怎麼排隊,差點又被誤認為是記者同胞了XD)

歌仔戲1 

廖瓊枝老師最為人稱道的,就是她的身段與哭腔,被譽為「台灣第一苦旦」,這是我第一次現場看她的演出,一舉手一投足,都是歲月累積的風範,加上唐美雲、小咪、石惠君等現在的歌仔戲名角的陪襯,更讓她的老師地位,顯而易見,這些顯耀的「配角」,卻一點兒也搶不走她的風采。我看著節目單,廖老師自己說,不同於以往的悲情苦旦角色,這齣告別作,特別讓她以中國堅毅母親的形象,向所有觀眾道再見,除了依舊聽得到廖老師悲切婉轉的哭調,卻也看得到她飾演中國四大賢母之一,陶侃母親的剛毅、勤儉和賢淑的一面,算是跟以往作品略為不同的地方。

 

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第二幕,陶侃母親為了宴請兒子的知己,不得已想要變賣頭髮,卻想起夫君生前最愛的就是這縷青絲,回議過程的聲聲悲切,加上苦旦柔軟投入情境的身段與眼神,竟讓坐在台下的我猛起雞皮疙瘩,才了解到,廖老師的哭腔之所以婉轉動人,全是因為她真的是引領觀眾進到劇情裡頭,只見她滿臉盡淚,堆疊的情感瞬間就放大好幾倍,我娘在一邊不停的說:「啊她真的哭了耶!」,第一苦旦的美名,果然名不虛傳,而且一個甩袖、一個轉身都是戲,難怪她會這麼重視學生的基本功,70多歲還能演出少婦的猶豫與不捨,實在是不簡單。

 

另外,這次演出也有很多創新的曲調,我最喜歡的是陶侃喪子出征那幕,陶侃(唐美雲)、陶妻(石惠君)和陶母,同時聽到長子(孫)被敵軍所殺,各自唱出心中的不捨和思念,可是卻是用歌仔戲中少見的三重唱方式,用這樣來形容這個悲傷的場景或許很奇怪,但是我卻覺得三人的音律相當和諧,儘管是各唱各的調,並非歌仔戲常見的對唱或獨白,卻別有一番韻味,這個橋段其實蠻有西方歌劇的味道,讓我到現在都還回味再三。

 

不過呢,我得說,看歌仔戲戲看得是演員的身段與唱腔,對我來說劇情,倒是沒那麼重要,幾乎都不脫忠孝節義這一套,有時候看來還覺得也太戲劇化,就像陶侃跪著看媽媽寫的信一樣,哪真的有這種孝子啊!多多欣賞演員的身段唱腔,和華美的詞藻比較重要,

 

至於其他演員就不用說了,各各都是廖老師的徒子徒孫,唐美雲的小生,沒什麼好說的,就是帥!!最早喜歡她,是因為她以前都在中視黃香蓮歌仔戲裡,演第二名小生,之後當然就是看到她演舞台劇比較多(當然,我這種業餘戲迷,都是看DVD啦),我覺得她跟孫翠鳳是台灣最帥的兩名小生了;石惠君,我只能說她的臉怎麼這麼適合古裝啊!!以前在華視看她演孟麗君的俾女,或是陳後主的女英,現在也都是舞台演出的要角,漂亮的讓我覺得她根本是古代的小姐啊!昨天坐我附近的阿伯一直說她本人也好漂亮,看來也是個戲迷來的;小咪,她真的是個很全才的演員哪!我曾經看過她在黃香蓮歌仔戲的寶蓮燈裡面演三聖母,女裝扮相相當嬌美,當然更多的時候是看到她演丑角,一樣是相當到位,在舞台上往往是擔任點睛的效果,演小生也是不錯的,通常是比較書生款的小生。

 

寫一寫才發現,我從小還真是個電視兒童,而且酷愛京劇和歌仔戲,我媽說我四歲就會吵著叫大人不准轉台,因為電視上在播四郎探母(奇怪,這麼小我是看得懂嗎...),之後,我記得在國小的時候,三台還會播歌仔戲,我跟我媽會一起看,但我有印象的是黃香蓮和葉青的歌仔戲比較多,畢竟那時候算電視歌仔戲式微的時候;大學時候,很幸運修了蔡欣欣老師的國文課,雖然我不是頂認真的,但是蔡老師真是開拓我對傳統戲曲的另一種視野,也懂得用不同的角度觀賞戲曲,對了,昨天的《陶侃賢母》,改編劇本就是蔡老師操刀的,昨天也有驚鴻一瞥的看到蔡老師出現,還是一樣長髮婉約,不過人太多了就沒過去跟老師打招呼。

 

總之,很幸運的,在國寶封箱之前,還有機會現場看到她的演出,高雄的鄉親雖然是一貫的慢悠悠步調(五點去排隊人不到五分之一,七點開演卻爆滿啦!),可是昨天真是相當盡興,希望廖老師身體健康,轉作幕後繼續為歌仔戲培育人才,這朵凍水牡丹,我相信依舊會開得十分耀眼!

 

(謝幕時拍的照片,演出過程是不能拍照的,謝幕的時候忍不住,畢竟是戶外場地嘛~滿足我們這些小戲迷的心願,若有侵權請告知,謝謝!)

54365876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蓓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