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很喜歡喝湯,從小到大,就我對我媽煮的湯最捧場,不是說我媽煮得不好喝,而是我通常會是最後負責把整鍋湯處理掉的那一個,我爸和我弟把湯當做飯後的調劑,我則是把湯當做每餐主食之一,魚湯、雞湯、排骨湯,來者不拒,加上嘴巴不怕燙,喝湯我總能喝得稀哩呼嚕,技巧性的吹涼、送入口、吞嚥一氣呵成,不帶一點遲疑,台語俗稱的「滾油湯」,就是湯面浮了一層(雞)油的,看不出冒煙,底下卻燙得要死的湯,我照常可以迅速解決,這點在小時候就常讓我爹娘嘖嘖稱奇,不燙的湯我還會跟我媽「退貨」,所以我要喝湯前,要是湯冷了點,我媽就會自動幫我拿到瓦斯爐上加熱到冒煙。

這幾年出外讀書、工作,每次外食我總是習慣會叫個湯,不過外面的湯不是味素太多,就是味道太淡,鮮少喝到讓我印象深刻的好湯,湯對我來說慢慢變成調劑,不再有以前在家那種動輒灌下好幾碗的衝勁。之前在台北,因為離家遠,所以一學期也難得回家幾次,更不用說工作之後,不過只要我回家,老媽總會先準備好一鍋湯,不管是甚麼口味,有可能是鮮魚湯、有可能是排骨湯、有可能是香菇雞湯,總之,我知道不管我幾點進家門,一定會有一鍋熱騰騰的湯在等我,不管夏季或冬季,我會很滿足的喝上好幾碗,心滿意足的擦擦嘴角,彷彿回家已經達到目的,全身放鬆的去睡個好覺。

我家煮湯習慣用雞骨或排骨燉高湯,再加其他的料下去煮,一口喝下去滋味濃郁又香甜,湯面浮著淡淡的油光,呼口氣、喝下一口,嚼著湯裡的鮮筍或是香菇,然後我會跟我媽報告最近發生了甚麼事,我媽會跟我報告他最近又跑哪裡去玩,偶爾我爸會加入,然後大嘆:「現在只有我兒子女兒回家我才有好東西吃啊!」(嗯,老爸,你辛苦了)。餐桌邊的氛圍跟那鍋湯一樣,熱氣騰騰的,幸福的精華,全都濃縮在廚房這張餐桌上。

上周末回家,因為感冒的關係,老媽特別餐餐都準備湯,讓我舒緩不舒服的喉嚨,回台南之前,我媽燉了三大鍋不同口味的湯,分成小包冷凍起來,讓我帶回台南,只要我想喝湯的時候,拿出來退冰加熱就可以,不用擔心外面的湯不好喝,也可以享用到家裡的味道,一邊打包我媽一邊念著:「你看,離家近多好!再跑到台北去,就沒有這個福利了啊~」,但我想,要是我又跑到北部去,只要一通電話,我媽還是會用宅急便寄自製冷凍湯包給我的,因為我喝不慣外面的湯,她都知道的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蓓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