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天從出門到回家將近十二小時,上課就占了九個多小時,坐在回家的電車上,我腦袋都呈現放空的狀態...

(以上是廢話,交代完畢)

 

今天的課程請到IBM工作的講師,看起來真的很年輕啊,可是資歷很豐富,上課一開始,就先用圖表的方式把上周講過的知識領域全都串起來,做個總複習,這時後才發現上周才上過的全都還給老師了(汗),上課的過程中我也體認到,PMI這套講義把企畫專案的每個流程分得非常細,每個流程都以另一個近似小專案的方式完成企劃,光一份專案企劃書,前眠就必須經過三四十個流程,但是講師也提到,這套教材畢竟是參考,而且美國人習慣把東西量化,分得清清楚楚,不過實際上的企業現況,企畫一個專案並不會用那麼冗長的方式進行,還是一句老話,要懂得「適裁」。

 

另外,今天也花了點時間作小組活動,如何把想完成的事情拆解成WBS圖表(Work Breakdown Structure),也就是工作分解結構(有興趣的人可以看這一篇:http://www.csqa.org.tw/datacenter/Newsletters/datacenter/0002-02.htm),這是專案企劃裡很重要的小技巧,每個分層圖都是該階段要「完成的任務」,而非「怎麼做」的方法,平常寫這種企劃,都很容易在樹枝狀的下層就會很自然的填入怎麼做,不過這個圖的重點在於,可以列出所有要完成的事情,再從中找出每個階段可能會遇到的問題或時間掌控。

 

我們小組的題目是「買1000台電腦」,真的要開始畫表,才發現這觀念是很混淆的,因為太習慣平常的思考方式,一時轉不過來很難下手,幸好組內有老師級的人物可以很快的理出頭緒,先畫出每階段要完成的任務之後,再去細分那個階段內要做什麼事情,後來經過講師的講解,才知道依「流程」或是依「任務範圍」來區分個分層的列表都可以,但重點是要搞清楚這裡面的每項分層項目都是要完成的事,而非實際的活動流程,真是不經過自己畫圖,還真的以為都弄懂了,於是我自己做的練習如下:

CAPM練習

(寫著寫著還真發現想辦的同學會有點頭緒出來了XD)

也就是說,這上面都只列出要完成的工作,但像是怎麼連絡(用電話還是EMAIL),或是活動要怎麼進行,這上面都沒有提到,主要就是讓辦活動的人可以先清楚的了解各階段要完成的事有哪些,接下來再來列出時程表。

 

這大概是我今天學到最有趣的東西,還有聽到豐富的實務經驗,可惜課到最後因為延長太久,我已經呈現腦袋當機的狀態,尤其後面有演算數學的部分,真是對不起老師啊,幸好不難,今天早上有振作的拿出來複習一下,很好,下次繼續有活力的上課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蓓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